1091121宜蘭縣原住民族文化課程教師研習~原鄉走讀(一)

109年11月21日

雖然南澳下著傾盆大雨,但仍然澆不熄一群老師的熱情。

這群老師有的來自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有的來自縣內都會型國中,有的來自原住民重點學校。

大家帶著想要多了解原住民文化的渴望,來到宜蘭原教中心南湖大山基地學習。

上午場的邀請到重量級的原住民教育講師—陳銘裕校長

銘裕校長對於宜蘭縣原住民教育的發展可說是功不可沒,為了今天的課程,事前不知道花費多少個夜晚,規劃安排簡報內容,希望今日有個完美呈現。

第一節課泰雅的遷徙

★★★校長先從泰雅發源地與我們談起

泰雅發源地有二種傳說

一種是來自於sibayan,一種是來自Pinsbkan

到底我們是從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是需要思考的。

泰雅族為甚麼要離開發源地呢?大多是因為人口增加、食物不足、土壤貧瘠等,所以原住民才有燒墾生活,一直尋找新地方開墾謀生。

★★★泰雅族群分為三個部分

  • Mnibu溪頭群,三個兄弟的老么
    • 南山部落
    • 四季部落
    • 茂安部落
  • 樂水部 Gogan卡奧灣群,三個兄弟的老大
    • 牛鬥
    • 崙埤
    • 松羅
    • 英士
  • Klesan南澳群
    • 南澳
    • 東澳
    • 武塔
    • 金洋
    • 金岳
    • 寒溪
    • 澳花

透過解說,我們瞭解泰雅族的遷徙,更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更多泰雅族遷徙過程中的傳說與具代表性的人物。

第二節課泰雅的課程

校長為我們介紹了部落學校一開始八大領域課程到後來五大主題課程,包括:

  • 傳統智慧
  • 彩虹編織
  • 山林文化
  • 婚姻文化
  • 燒墾生活

原住民重點學校金岳國小的課程

  • 泰雅部落史地
  • 泰雅生活藝術
  • 泰雅傳統技能

原住民實驗教育學校

1.武塔國小

A族語文學

B社會組織與部落史地

C生活技能與生態智慧

D藝術與樂舞

2.大同國中

  • 燒墾生活
  • 婚姻文化
  • 彩虹編織
  • 山林文化
  • 婚姻生活

轉化組成

  • 七年級的燒墾生活與技能
  • 八年級GAgA家庭與編織
  • 九年級山林智慧

校長也期望原教中心未來要發展一到十二年級一貫的泰雅文化課程,我相信未來原教中心一定會加速努力完成這個民族使命。

第三節課泰雅的建築
校長從
傳統家屋、穀倉、瞭望台和工寮為我們介紹泰雅建築。

接著抱著眼見為憑的精神,我們一起來到南湖大山基地尋寶,找尋各式泰雅建築的秘密。

工寮↑

泰雅瞭望台

穀倉

泰雅家屋

泰雅傳統家屋設置未來除成為部落學校及泰雅部落重要的文化資產外,也可作為部落學校進行部落生命禮俗或歲時生活教學的家庭或場域。

 

泰雅家屋裡陳設傳統器具與文物,呈現昔日家屋內部空間之陳設,家屋裡架設傳統架棚、床、爐灶等空間,並增設器具及文物部份,如傳

統布、藤編類器具、獵具與動物裝飾品、杵臼、蒸籠、甕、鍋具等,以展現傳統屋之生命力。

 

 

目前南湖大山基地傳統家屋是使用直接購置而來的柳安木(lawang)外,其餘的材料如:台灣黃藤、黑石、竹子等,以及工法皆依循傳統模式施工。而我們家屋的施工,從挖地基開始,再立柱,接著上大樑,然後再砌石、築牆,最後再以人工劈竹、劈石板來完成屋頂的施作,以上都是用傳統的工法,没有採用任何鐵條、鐵釘及鐵絲,仍能蓋出一座稳固又牢靠的建築。其中施工的過程,讓學生及教師群也參與。

家屋 材料

(一)木頭-主要為柳安木及樟木,用途為架樑、築壁。

(ニ)杉木-主要用途為立內、外柱。

(三)藤條-原料為台灣黃藤,捆綁固定之功能。

(四)黑石板-蓋屋頂及牆壁下墊以防水。

(五)竹子-蓋屋頂及築壁時固定用。

(六) 石塊-屋裡土牆內砌石,除美觀外,亦可固定內柱。

外面冬雨連綿,大家坐在家屋內圍著小火聽校長分享泰雅建築之美,說著泰雅人的故事。這不禁讓人想到一首唐詩: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如果這時能搭配一杯小米酒,配上燒烤山豬肉,那麼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

一整個上午的時間,銘裕校長從遷徙到課程分享,最後走訪泰雅各式建築。

校長善用各式媒材,包括影片及實體走訪,讓我們深刻體會泰雅人的生活智慧。

就如同一位老師的回饋:很喜歡“我是泰雅族”中老師問學生想學什麼,想講多久都可以及孩子們的回答(想學族語、想學燒墾可以幫家裡耕作、想學織布因為我是泰雅族)。從泰雅族的遷徙,瞭解遷徙的路徑與傳說,宜蘭部落間的關係。從泰雅課程設計,瞭解五個主題(燒墾、彩虹編織、山林、婚姻、傳統智慧)。從泰雅建築,學習家屋的結構、興建與泰雅文物器具。未來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帶著孩子和原教中心合作。

我們期待未來能找到更多都會型的學校合作,進行原住民課程的轉化與深化。

感謝碧候國小團隊今日的協助辦理,讓我們教師原住民文化課程圓滿成功。